10 30909

传播学5W模式是什么?

风刀霜剑 于 2020-2-18 12:16 发表 [复制链接]
传播学5W模式是什么?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1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0-2-21 11:35

ym 版主 发表于 2020-2-18 12: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m 于 2020-2-18 12:20 编辑

1948年,美国政治经济学家哈罗德.D.拉斯韦尔,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在其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具体如下:

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举报 使用道具
ym 版主 发表于 2020-2-18 12: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模式清楚的阐释了社会传播的基本过程和五个构成要素: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传者→反馈

其称谓来自模式中五个要素同样的首字母"W"。这五个要素又构成了后来传播学研究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这五个要素各有其自身的特点:

"谁"就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传播者既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集体或专门的机构。

"说什么"是指传播的讯息内容,它是由一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渠道",是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诸如信件、电话等人际之间的媒介,也可以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

"对谁",就是受传者或受众。受众是所有受传者如读者、听众、观众等的总称,它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和目的地。

"效果",是信息到达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它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

举报 使用道具
ym 版主 发表于 2020-2-18 14: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理论在现在来看存在一定缺陷,就是高估了传播的效果,而且忽视了反馈要素,犯了单向性的错误。但是它明确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领域,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举报 使用道具
Fuller 管理员 发表于 2020-2-18 15: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在内容研究的时候,无论是在抽样,还是在编码,以及分析结果解读,5W的各个要素都要分别考虑,考虑他们的不同的影响。比如,不同的Who,可能“Who”自身的原因,针对相同主题传播出来的内容在文本上会有不同
举报 使用道具
lan_1985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0-2-19 18: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看到一个有关5w模式的分析案例,分享一下:
《新传考研 | 短视频基于5w模式的特征研究》
短视频发端于国外的社交平台,并且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也被挖掘得最早。短视频主要有以下三类:
a、在新闻中插入短视频素材;
b、传统媒体推出的短视频栏目;
c、专业移动短视频新闻服务机构的兴起而国内的短视频新闻
    一起探究一下短视频具有哪些特点。我们选取最基本的5w模式来进行分析。
01、谁(Who)生产主体:多元化
短视频新闻的主体特征——多元化
   传统的新闻生产,一般由一个或多个专业制作机构组成;另一种是视频生产的原创力量成为当前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02、说什么(Says what)传播内容:简单化、碎片化、即时性
短视频新闻的传播内容特征——简单化、碎片化、即时性
   相对于以往的新闻报道来说,短视频新闻无需严格遵循传统视频的形式框架和叙事逻辑,逐渐呈现简单化的特征。

03、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传播渠道:移动性和社交性
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渠道特征——移动性、社交性
   随着移动终端和4G网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向移动端转移,而对短视频新闻的获取也越来越多地集中于移动新媒体。

04、对谁(To whom)受众群体:年轻化
短视频新闻的受众特征——年轻化
   根据尼尔森2013年报告,18岁以下的青少年平均每周观看移动视频时长为36分钟;18~24岁的青年平均每周观看移动视频时长为33分钟;这两个年龄段的年轻群体成为移动短视频的主要受众人群。

05、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传播效果:高效性
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效果特征——高效性
   相较于传统的文字、图片新闻报道,短视频新闻凭借更为丰富的音画内容,拥有更大的信息量和冲击力。在一定程度来说,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效果较之传统新闻有显著的高效性。
举报 使用道具
lan_1985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0-2-19 18: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短视频凭借其生产主体多元化、内容碎片化、传播社交化、受众年轻化和传播高效化的特点,迎合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与需求,培养了庞大的受众群体。在网络环境优化和5G技术快速发展的助力下,短视频作为移动新闻传播的新方式,同时也是移动新闻传播的趋势和风口所在。
举报 使用道具
微舆情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0-2-20 15: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5W模式, 知乎上有讨论提到其它几种模式:拉斯韦尔5w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赖利夫妇模式和马莱茨克模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
5w属于线性传播模式,奥-施属于控制论传播模式,赖利夫妇和马莱的模式属于系统论传播模式。
举报 使用道具
月球漫步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2-21 10: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微舆情 发表于 2020-2-20 15:04
除了5W模式, 知乎上有讨论提到其它几种模式:拉斯韦尔5w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赖利夫妇模式和马莱茨 ...

传播模式的种类还真是不少,应该每种模式各有独特的优势。


一、赖利夫妇模式
1959年,美国研究社会学的J.W.赖利和M.W.赖利夫妇提出一个传播结构模式(见图)。
QQ图片20200221104027.png
  这个结构模式说明,多重结构或等级层次结构是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1.在这个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都可以被看做是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传播活动,即人内传播;
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联结,形成人际传播;
3.个体系统又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保持着相互关系。

二、马莱茨克传播模式
QQ图片20200221104505.png
这一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切入,将社会系统与传播系统中各因素及其间的关系进一步细化,在一个包含了社会心理因素的各种社会作用力相互集结、相互作用的“场”中,对那些可能对传播各环节构成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考察。这些因素既包括个人性格、心理、社会环境等制约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因素,也包括内容加工、受众选择等制约媒介与信息的因素;既包括各种显在的社会影响力因素,也包括潜在的社会心理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集结,构成了复杂的社会传播系统。







举报 使用道具
lan_1985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0-2-21 11: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里也找到另外两个模型。

申农-韦弗模式
1949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申农(Shannon)及其合作者韦弗(Weaver)提出了一个通信系统的模型,后来被人们视作信息论的基本模式而得以广泛引用。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在该模型中,信源发出讯息,经过发射器,把讯息变换为信号。信号在信道中传递的过程,会受到噪声的干扰,所以接收到的信号实际上是“信号+噪声”。也就是说,由信源发出的讯息与信宿接受的讯息两者的含义可能不同。交流失败的一个共同原因就在于发信者一方不能认识到,发出的讯息与接受的讯息并不总是相同的。
举报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精彩推荐

  • Gephi社会网络分析-马蜂窝游记文本分词并同
  • Gephi社会网络分析-基于马蜂窝游记文本以词
  • 知乎话题文本根据词语间距筛选后生成共词矩
  • 马蜂窝游记文本分词后以词语间距为筛选条件
  • 学习使用apriori算法挖掘关联关系

热门用户

GMT+8, 2024-3-29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