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搜客GooSeeker网络爬虫
标题:
社会科学领域,定量/量化研究与定性/质性研究,未来哪个更可能成为主流?
[打印本页]
作者:
马涌河畔
时间:
2020-9-28 09:11
标题:
社会科学领域,定量/量化研究与定性/质性研究,未来哪个更可能成为主流?
听说国内的社会学目前定量研究更成气候一些,政治学不是很清楚。美国高校似乎更偏爱用定性。两大研究方法都很重要,但在未来哪一个更可能在社会科学领域成为主流呢?
作者:
内容分析应用
时间:
2020-9-28 09:14
我觉得定量方法会成为主流的。原因如下:
第一,它现在在美国已经是主流了,这一点谁都不会反对。而且美国的大部分社会学家对“定量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这点非常坚信。这一趋势正在席卷全球,而且不仅仅是社会学,包括政治学、历史学、法学、文学在内的人文社科都受到了冲击;
第二,未来是大数据时代,这个潮流不可逆转,而定量研究的方法论、旨趣与应用价值恰恰贴合了大数据时代的社会需求。目前,国内的陈云松等人已在该领域有所建树并已经开始引领潮流了,就目前来看,这一趋势不会减退;
第三,很多基于计算机的定性研究方法本身其实就是在向定量方法靠拢,比如定性比较分析、扎根理论等等,都需要运用词频分析、音频分析、关键词抓取、三级编码等技术,这些技术都颇具量化色彩。尤其是扎根理论,它本身就是用量化思维去处理定性资料的。这一现象本身就表明,很多定性研究者在有意地往量化研究靠拢,以寻求方法论的合理性;
第四,我们的官员喜欢看图表、数据,不喜欢看“乱七八糟”的定性资料,而他们又是课题经费来源的重要拍板人(国家级课题除外,但专项课题全都是zf部门在主导)。
作者:
内容分析应用
时间:
2020-9-28 09:15
当然定性研究也不会过时,因为:
第一,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学者已经在反思过分量化、数据崇拜的弊端了;
第二,定性研究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它在抽样方法上有自己的优点(比如采用滚雪球抽样来研究同性恋等少数群体,采用判断抽样来做口述史),更重要的是,定性研究在分析路径、理论深度、理论建构、适用领域等方面有着量化研究无可替代的显著优势;
第三,定性研究对学者的能力要求更高,需要极好的理论功底、田野调查能力、论证思辨能力、理论创新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这需要常年刻苦的训练,所以有时候你会看到做定性的学者往往有一种优越感,似乎是一种“大师”的象征(?)。当然,这种情况或许会在大数据时代发生改变。
欢迎光临 集搜客GooSeeker网络爬虫 (https://www.gooseeker.com/do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