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坚青年”压力与动力转化的—以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为例

2021-11-9 09:36| 发布者: Fuller| 查看: 4969| 评论: 0

摘要: 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我国高校39岁以下专任教师人数达881871人,占总数的49.4%,是我国科研教学的主力军。在高等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在职场和家庭皆承受多方面的压力。“学术民工”“科研 ...

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我国高校39岁以下专任教师人数达881871人,占总数的49.4%,是我国科研教学的主力军。在高等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在职场和家庭皆承受多方面的压力。“学术民工”“科研临时工”成为该群体的自嘲代号。尽管如此,部分高校青年教师依然坚守学术道路,成为科研的中坚力量。理解这一选择的关键在于厘清高校青年教师如何面对自身职责,以及如何将承担职责产生的压力转化为动力。今天这篇范例尝试对高校青年教师在职场和家庭两个不同场景故事线(Storyline)下的权益—职责偏好进行研究。

1,范文简介

标题: “中坚青年”压力与动力转化的—以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为例

作者: 陈蕴哲 李翔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定位理论;权益—职责偏好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研究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i4bv9b_s_uL6m444Ly7_g 

摘要

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群体,始终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当下,在各种思潮和因素影响下,青年群体中出现“佛系”“躺平”“内卷”等现象。作为主流价值的承载者和守护着,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承担着多重压力,为学界探讨青年群体是否及为何选择“中坚”提供了契合的切入点。本研究以定位理论为框架,通过解析高校青年教师对自身权益—职责的排序发现,职责与权益的目的一致性、职责的成本—收益平衡性、职责承担的自主性和职责内容形成的参与性为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将职场—家庭压力转化为“中坚”动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2,本研究范例主要研究方法、相关知识点和工具

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青年群体肩负着“承上启下”的使命,“中坚青年”为青年群体自立自强、奋斗不息的典型代表。然而“中坚青年”这一角色却并非青年群体的必然选择。随着职场—家庭双重场域中职责和义务的承担所产生的压力加剧,部分青年以“躺平”“丧”“佛系”等心态进行自我否定和自我逃避。“中坚”与“躺平”“丧”“佛系”的选择差异折射出青年群体内部的个体多样性和价值多元化。是什么因素导致选择差异的发生?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作为多重压力的承受者,对该群体的“中坚”选择研究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契合的切入点。

2.2 理论框架

本篇范例的原作者使用定位理论作为研究理论框架。

定位理论以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发展出定位三角模型(Positioning Triangle,见下图)。该模型阐释主体间的互动过程。主体对其与其他主体在关系层面的定位决定了在特定情境和时间节点上该主体所能做出的话语及行为回应。在定位理论视域下,主体的位置,即该主体在特定社会场景下对自身权益—职责的集合的认知,该认知决定了该主体在特定场景下言辞及行为的选择;说话及其他行为则是承载一定社会意义的具体行为,是主体互动过程的基本构建单位,其具体内容由主体的位置所决定,并推动故事线的发展[40];故事线则是前述行为交织的结果,即对不同社会事件下多主体互动过程及结果的叙事结果。三角相互交织,任意一角的变化都会导致其他角的变化。

2.3 数据来源

本研究为质性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为访谈文本,访谈对象为我国高校青年专任教师。研究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统计划分标准,“青年教师”为39岁以下的专任教师。本研究的样本框为京津冀地区、华东地区以及华南地区高校的青年教师。为确保研究结果具备一定的可推论性,采取随机简单抽样,通过三个区域的高校官方网站采集合适青年教师资料,随后分别对三个区域的青年教师进行抽样,每个区域样本量为10人,共计30人,如抽中对象无回应,则再次进行抽样。受访对象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2.4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文本数据进行分析。为确保内容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研究采用人工编码内容分析以及电子计算机辅助质性分析相结合的路径对文本进行处理。

电子计算机辅助质性分析:采用无监督机器学习技术,通过潜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主题模型对文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由关键词组合而成的不同主题。最后由研究者对主题及其关键词进行分析,探讨受访对象的注意力分布,以此分析受访青年教师对职场—家庭场域不同议题的关注度。人工编码内容分析:由研究者通过MaxQDA质性分析软件对文本进行人工标注编码,获得初始代码;再由多位编码者以合并同类项形式对初始代码进行提炼,获得优化代码。研究者可对优化代码进行质性类型分析,即青年教师的职责—权益类别感知;进行关联分析,即多故事线权益—职责类别的组间关系;进行情感分析,即不同类别的职责和权益所承载的价值;进行话语分析,即通过青年教师的话语叙事,探讨多故事线职责—权益偏好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

2.5 相关案例和讨论

这篇《规划·实践·重塑:中国“青椒”博士流向西部高校的认知逻辑》,也是一篇对中青年教师进行研究的文章。原研究作者采用质性研究法,利用电话、网络视频等进行非结构性访谈。由于在访谈中言说的信息较多,研究者在征求被研究对象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录音,然后整理成文字,并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加工,以充分考察其流向西部高校的认知逻辑。

另外在GooSeeker社区有关于质性研究的讨论和案例分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阅:

1. 质性分析扎根理论三阶段编码的研究案例汇总

2. 基于建构扎根理论的旅游“好玩”评价过程建构

3,本研究范例的总结

本研究以定位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内容分析为技术路径,通过对C省、N省及B省共30名高校青年教师的深度访谈,对影响青年教师的职场—家庭压力与“中坚”动力转换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首先,本研究通过主题模型分析,剖析了青年教师群体对职场和家庭场域关注的主题;

其次,以人工编码方式对访谈文本进行处理,揭示了青年教师自身职责和权益类别的感知,即青年教师认为对于不同的主体,他们所承担的职责和所享有的权益的种类及内容为何;

再次,通过对代码文本的关联分析,进一步剖析了青年教师多故事线职责—权益类别的组间关系,即在不同场景下,青年教师对不同主体的职责和权益是否存在冲突;

又次,通过对代码文本的情感分析,分析了青年教师对自身职责和权益的价值排序;

最后,对代码文本做话语分析,剖析青年教师多故事线权益—职责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有二:

第一,本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且大部分为已婚,对于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以及未婚青年教师,本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不足;

第二,本研究揭示了职责偏好的差异性,但对于青年教师职责偏好的权重问题,以及相关调节因素的探讨欠缺,需在后续研究中扩大样本框及样本量,以问卷及试验方法进行研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GMT+8, 2024-10-6 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