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刊载于《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把自信紧握在手上,“小镇做题家”
【光点视角】
“小镇做题家”话题最近风靡网络,这个带有自嘲意味的概念来源于豆瓣“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意指“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小组成员大多来自乡镇农村,毕业或正就读于知名高校,但自认为“除了埋头苦读之外啥都不会”,见识和能力有限,没有长辈指点,步入社会后处处碰壁。
在一些媒体报道后,这个话题在青年群体中持续发酵,学业压力、职场焦虑、经济困境、社交困惑等内容在一些青年人中较为普遍。在这些讨论中,最常见的话题是初入大学时的自卑,和踏入社会后的无所适从。来自小城镇和农村的青年学子的“学霸光环”,在进入大学或踏入职场后迅速瓦解,“眼界、社交能力等都是短板”,感到似乎自己拼尽全力也追不上来自大城市的同龄人,忧虑自己将碌碌无为。
。。。。。。
|
|
共 9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1-9-1 11:17